top of page

孩子愛抱怨、負面情緒多,原來會傷害大腦

已更新:2021年8月24日




根據史丹佛大學的研究,抱怨會導致大腦內掌管問題解決能力、記憶能力與心智功能的海馬迴區域縮小,此外經常抱怨會令大腦傾向負面思考。不僅如此,抱怨也會傷害健康,抱怨的同時身體會釋放腎上腺皮質醇,當腎上腺皮質醇升高時,會影響情緒處理與情緒調節的能力,且經常抱怨,會導致釋放過多的腎上腺皮質醇,進而影響到免疫系統,真的是百害而無利。


聽孩子抱怨,也很容易把大人的耐心都磨光,沒有人喜歡聽到抱怨、負面的語言,所以愛抱怨的孩子,會影響人緣。相信沒有一個爸媽希望孩子未來成為一個愛抱怨的人,但當孩子已經出現抱怨行為時,如不加以引導,可能就會令大腦習慣從負向看事情,久而久之,長大就成為一個愛抱怨的人了。


愛抱怨的孩子,要教5大有效引導方法


孩子愛抱怨,不少大人的作法是「你可以不要再抱怨了嗎?」「你怎麼這麼愛抱怨?」但,禁止孩子的情緒絕對是一點幫助也沒有,因為,就是「無助」、「不知道怎麼辦」才會一直抱怨,所以大人應該要這樣引導孩子:


1. 釐清情緒:幫他把感受說出來

當孩子抱怨連連,「這積木好爛,難玩死了」,其實大人都知道孩子是因為組不好而挫折、抱怨,但倘若這時大人禁止孩子抱怨、直接幫助或教孩子停止去做別的事,都是在告訴孩子抱怨就會有人幫你解決問題。因此,聽到孩子抱怨,第一時間應該是讓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例如「我知道你很想把積木組好,但卻一直組不好,所以感到很挫折、難過,對不對」。很多時候孩子抱怨只是要讓大人注意到他,讓大人知道到他遇到困難或感到不舒服,因此大人要教孩子用適當的方法表達,幫他把感受說出來,很多時候大人這樣回應,就能將孩子的情緒降下一大半。


2. 換個說法:用「想要」或「希望」說說看

「又下雨,好討厭,爛天氣」,不只孩子,其實生活中有不少大人遇到事情也很愛抱怨,用負面的言語表達,不想讓孩子未來變這樣,現在就要帶著孩子換句話說,例如用「想要」或「希望」來取代抱怨,「我好想要出去玩」、「我好希望天氣趕快變好」,學習用正向的言語來表達。


3. 思考策略:鼓勵找出解決方法

「很熱耶!」「媽媽,我這樣穿不舒服!」如果孩子總是這樣抱怨,記得反問孩子「那你覺得現在應該怎麼辦?」大人很容易為了終止抱怨,直接說出解決方法「熱就把外面那件脫掉呀!」但,這樣做並未教會孩子主動解決問題,直接告訴孩子,容易造成孩子產生「習得無助感」,也就是遇到事情習慣說我不行、我不會,等這別人來幫他。孩子愛抱怨,很多時候是沒有解決問題能力,所以爸媽要鼓勵孩子找出解決方法,動腦想想,適時引導但不直接告訴方法。


4. 逆向思考:學習說說開心的部分

「雖然因為下雨,不能再玩很討厭,但剛剛是不是也玩得很開心呢?還記得我們剛剛玩了什麼嗎?」大腦很容易把不開心的事記住,而忘了開心的部分,這很容易讓人產生情緒低落、憂鬱,因此要練習換個方向思考。我兒子的鋼琴老師經常要孩子學著去說其他人彈琴的優點,因為批評人總是很容易,但欣賞人,才是我們該學習的地方。因此多帶著孩子學習看看事情正向的那一面,這也能提升孩子的EQ。


5. 彈性調整:與其卡關不如換件事做

說好了要出去玩,結果突然下大雨,影響了孩子的心情,抱怨連連,孩子陷入了受害者心態,覺得自己有多可憐、多麼的悲慘,大人也被搞到很煩,「你要這樣抱怨到什麼時候!」是的,孩子卡關了,所以他只能抱怨,因為他沒有辦法改變現在的狀況,他無法改變天氣,也無法改變大人,因為大人不會答應下雨出去玩,但他不喜歡現在的情況,所以覺得自己是受害者。這時大人該教他的是,與其抱怨不能改變的事,不如想想自己能做什麼開心的事來轉換心情,例如一直想和媽媽做餅乾,那麼這時就可以,教孩子掌握自己能掌握的事,要有彈性。

周遭的大人愛抱怨,孩子也會學到遇事就抱怨,因此,面對愛抱怨小孩,大人要記得從身教做起,想改正愛抱怨的習慣,就別再抱怨「孩子抱怨」,而是帶著孩子正向看事情、找到解決方法或轉念,這樣孩子的心理與身體也會跟著更健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