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文睇清獨生子女教養的7大必勝心法



許多人對獨生子女的印象都是任性自私、自我中心,但研究指出,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與非獨生子女其實沒有太大差異。臺灣幼兒早期教育協會理事長劉百純表示,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的教養態度很重要。即使沒有其他兄弟姐妹,只要爸爸媽媽不過度溺愛,孩子還是可以養成體貼、善解人意的特質。


父母教養方式 決定孩子人格養成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沒有兄弟姐妹會影響未來的人際關係。劉百純表示,獨生子女的確可能因為缺乏與手足相處的經驗容易與同學起爭執,但這並不是絕對,還是要看父母的教養方式。如果常帶孩子跟堂、表兄弟姐妹玩耍、參加親子社團聚會,多半可以避免相關問題。


她指出,雖然獨生子女可能會缺乏與其他孩子互動的經驗,但他們有較多機會參與父母對話與家庭決策,有些孩子甚至可以自己選擇想吃的餐廳,這些孩子進入團體生活以後,相對會比非獨生子女更成熟獨立。


獨生子女家長常見的4個教養盲點

怕孩子受傷、急著替孩子解決所有問題

獨生子女的父母通常會對孩子產生強烈的保護慾、急著幫孩子解決挫折,有些父母甚至會要求孩子寸步不離跟在自己身邊。


這樣做會導致…

過度保護會讓孩子失去探索與適應環境的機會,這不但會降低孩子的抗壓性、讓孩子自我懷疑、自信心下降,也會讓孩子承受巨大的壓力孩子將來遇到挫折往往需要較多情緒支持才不至於陷入困境。


此外,當孩子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上學後可能會出現學習成效低落、被團體排擠、受委屈卻悶不吭聲(不習慣主動向大人反應)等問題。


求好心切、孩子一犯錯就罵

除了在孩子出包時急著幫忙,獨生子女的父母相對也會比較求好心切,一看到孩子犯錯就急著指責,忽略孩子需要時間去思考、沉澱與消化負面情緒


這樣做會導致…

因為一犯錯就被罵,沒有機會去處理當下的感受,孩子未來很容易將失敗與挫折放大,任由自己被負面情緒淹沒。


聽到孩子哭就心軟、打破先前定下的規矩

由於家中只有一個小孩,獨生子女的父母常會打破原則去配合孩子的需求。


這樣做會導致…

當孩子發現每次都可以透過哭泣或吵鬧滿足需求,可能會養成習慣,利用父母對自己的愛獲取各種想要的東西。


對孩子期待過高、要求孩子學各種才藝

獨生子女的父母容易將所有期待都放在孩子身上,安排孩子學各式各樣的才藝,期盼孩子長大成龍成鳳。


這樣做會導致…

過度期待會形成巨大壓力讓孩子喘不過氣、影響親子關係;規定孩子學習某幾樣才藝則會限制孩子將來的發展。


獨生子女怎麼教?7大必勝心法學起來

身為獨生子女的父母,應該如何教導才能讓孩子學會分享、尊重、對他人有同理心、遵守團體規範、不過度依賴呢?劉百純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教孩子遵守生活禮儀、尊重他人

獨生子女之所以會被貼上任性的標籤,是因為他們在生活中不大需要與他人分享物品。即使家中只有一個小孩,還是要教他「尊重他人所有物」的觀念,以及「請、謝謝、對不起」等生活禮儀。


2.多帶孩子跟親友小孩玩、累積社交互動經驗

當孩子習慣一個人玩,進入團體後可能會不知所措,用搶玩具、打人等錯誤方式與他人互動,平常應該多帶孩子參加親友或親子社團聚會,讓孩子有機會練習與其他小孩互動。

劉百純表示,雖然到公園、戶外遊戲場、親子館也可以累積社交經驗,但外面的孩子畢竟是陌生人,很難一下就玩在一起,孩子與親友或親子社團的小孩互動,相對會比較自然、沒有壓力。


3.請孩子當小幫手分擔家務

從小請孩子幫忙分擔家事,孩子將來上學看到老師或同學需要幫忙才會主動協助。


4.學會放手、讓孩子建立生活自理能力

不要事事都替孩子代勞,儘量多創造機會讓孩子練習自己解決困難、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5.夫妻吵架時避免逼孩子選邊站

因為沒有手足可以一起分擔,獨生子女在父母衝突時,相對會承擔比較大的壓力和另一半吵架時切忌逼孩子選邊站,或攻擊對方拉攏孩子。


6.用繪本故事引導孩子建立同理心

繪本可以將抽象情緒化為具體圖片呈現,讓孩子了解人在不同情境可能產生的感受、學習如何表達情緒有助孩子建立同理心。


7.避免用空泛言詞讚美孩子

當孩子表現良好,不要只稱讚他說「你好棒」、「好厲害」,一昧用空泛言詞讚美會讓孩子認為「大家都應該肯定我」,導致承受挫折的能力逐漸降低。稱讚孩子的時候,應該要具體告訴他「哪個地方做得好」。

以身作則 別成為孩子的負面教材

對獨生子女來說,父母就是他的同伴。爸爸媽媽平常應互相提醒以身作則,避免在言語或情緒做負面示範關心之餘也要注意別給孩子太大壓力;玩遊戲時要讓孩子有機會體驗「輸」的感覺多創造機會讓孩子探索、嘗試,孩子才能養成健康正向的人格。




bottom of page